3月19日,“青愿玉桥”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意实践活动总结表彰会暨2025“青锋护苗”志愿服务项目发布会在玉桥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举办。通州团区委副书记彭琦琛、玉桥街道团工委书记李晓红等相关负责领导出席,我校团委副书记李思奇与参与本次活动20余名青年志愿者代表共同参会,共同见证志愿服务成效,携手谋划校地合作新愿景。
自2023年5月,北京物资学院与玉桥街道联合建立大学生“笃行”社会实践基地,并启动“青愿玉桥”大学生志愿服务创意实施大赛以来,引发学生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共建成果,2025年,玉桥街道团工委将携手北京物资学院,共同启动“青蜂护苗”志愿服务项目。
过去一年,我校7支大学生志愿团队80余名青年志愿者深入玉桥街道各社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项目。其中3支团队活动优秀项目奖,4支队伍获得优秀实践奖。

玉桥街道团工委李晓红书记对北京物资学院学生过去一年在社区的志愿服务给予高度赞扬。她指出,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成为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深化校地交流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校团委副书记李思奇老师表示,同学们用青春力量为社区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充分体现了物院青年的专业素养和担当精神,也凸显出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的重要意义。实践基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平台,有效提升了学生团队的协作能力,更为城市副中心建设添砖加瓦,是校团委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关键一环。校团委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此类活动,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现全面发展。

团区委彭琦琛书记表示,本次校地合作成果显著,青年志愿者展现出了卓越的创新力、行动力和引领力。未来,团区委将进一步深化共建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助力青年成长与基层治理协同发展,为青年提供更优质的实践平台。
在此次总结表彰会上,现场的7支获奖团队依次详细展示了各自志愿服务项目的成果。他们的展示,充分体现了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和创新精神,也为未来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这些项目涵盖了环境改善、垃圾分类、交通安全教育、传统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在环境改善项目中,志愿者们不仅进行了地面清洁和绿化带维护,还通过互动小游戏和主题宣讲等方式,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交通安全教育项目则通过法规宣讲和互动体验,提升了社区居民的道路安全意识。传统文化传承项目以节气歌和民俗画等创新形式,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更充分展现了物院青年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
“问鼎玉桥巅峰队”的成员蒲睿熙表示:“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团队不仅收获了成长与感动,更见证了社区的积极变化。未来,我们也希望带动更多同学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获得优秀项目奖的团队有:

物流学院——玉桥折桂
团队成员:庞鑫阳,张旭,李会欣,周安迪,林梓璇,马沈悦,董琪,李东芳,佟鑫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天生一队
团队成员:刘佳滢,刘铭洋,李钟钰,李泽岑,代迟乐
信息学院——大学生第一次组队
团队成员:潘鼎琪,仇馨雨,徐焕然,陈蕾,黄哲
获得优秀实践奖的团队有:
商学院——所以爱会消失对不队
团队成员:牛焱皓,冉萌,郭敬怡,李沛燃,牛丽丽,何缘,张欣雨,闫宇童,唐昊哲,刘鑫宇,姚雅萱
物流学院——问鼎玉桥巅峰队
团队成员:孙淯,蒲睿熙,李欣瑶,李思佳,梁文举,田嘉辉
系统科学与统计学院——风雨五组队
团队成员:孙晓雅,李可欣,邢佳怡,关雅文,刘金莹
法学院——指望另一队
团队成员:莫文杰,郑雅欣,王心怡,张靖宇,亚斯曼·肉孜
本次大赛以“高校进社区”为理念,向大学生们传递了用实际行动弘扬志愿精神、书写新时代志愿故事的重要意义。希望新时代的物院青年可以用青春的力量推动志愿服务的发展,让志愿精神深深刻在心里,融入到行动中,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铭记于心、付诸于行。北京物资学院将与玉桥街道也将以此为新起点,开启校地交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