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团委简介  通知公告  团学动态  学习园地  支部建设  风采展示  下载中心  社团风采  冬奥专栏  学校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开展202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2023-02-17   团委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化我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引导我校学生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进一步激发我校广大学子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并踊跃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我校拟于20232月举办2023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现就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参赛对象:

20236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限主要负责人)、留学生。大赛以创业团队形式参赛,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组队,每个参赛团队不超过10人,每个选手限报1个作品(含主要负责人和成员),每个项目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明确第一、二、三申报单位,以第一单位为主申报单位进行统一申报。

二, 组织机构:

共青团北京物资学院委员会、各学院团委


三, 大赛组别设置

主赛道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1,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科生申报;

2, 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

3,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同时,除主赛道外,今年另设专项赛道:分“红色专项”与“黑科技专项”两类:

1, “红色专项“类: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均可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加。该专项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实践成果可以是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视频作品或其他丰富形式。

2, “黑科技专项”类:该项支持跨地区、跨校组队,支持国外高校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学生单独或与境内高校学生联合报送作品。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3人。该专项围绕元宇宙服务平台,由vr技术衍生的各种“黑科技”为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以上两类专项赛道详细内容请参阅(关于2023年挑战杯“红色专项”/“黑科技”赛道通知

四, 参赛团队要求及申报项目要求:

1,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36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

2,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3,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

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4, 涉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抄袭自往届推送作品的不得申报。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作品评比,往届报送过的作品不得重复报送。


五, 大赛安排:

1, 组织申报阶段(2023220--202334日)

参赛学生将项目报名表(附件2)、学生实践成果(可以是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视频作品或其他形式)、PPT电子版(不超过20页)交至所在学院老师处,由各学院老师审核汇总后填写汇总表(附件3)。参赛学生最晚请于20233212:00前上交到各学院老师处,后由各学院老师将各项目报名表、学生实践成果、PPT、项目汇总表的电子版整理后在34日前发送至邮箱bwushsj@163.com(文件命名:XX学院-“挑战杯报名材料)。


(专项赛同学的报名方式、参赛通知等,以后期正式印发的竞赛通知为准。)


2, 项目评审阶段:(202335--2023310日)

学校组委会对申报材料和参赛资格进行审查,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审,遴选优秀团队进入决赛,并公布名单。


3, 终极答辩阶段(2023310--2023315日)

进入决赛的团队,修改并上交作品终稿、团队集体照、最终答辩PPT1分钟作品介绍视频(视频要求为横屏,MP4或者AVI格式,清晰度大于720P)至邮箱,决赛采取1分钟视频展示、6分钟答辩和4分钟评委提问的方式进行。

4, 项目培育(2023年三月底--

对优秀项目进行重点培训,最终确定15个项目进行2023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作品申报,组团参赛等相关工作。


六, 工作要求和有关说明

1.聚焦主责主业。要提高政治站位,聚焦为党育人功能,将创业计划竞赛作为带动广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提升社会化能力的重要载体,切实增强工作实效。

2.积极创新组织。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本次竞赛,成立竞赛工作组,安排专人负责竞赛组织,完善学院机制建设。为学生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切实转变工作理念,更加注重实践导向,创新方式,精心组织。

3.做好成果转化。充分把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要求,将挑战杯竞赛打造成为我校精准对接首都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推动更多创业项目落地生根。

4.严格把关审核。组委会对参赛项目进行审核,确保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内容须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社会伦理公德的作品,一经发现即刻取消参赛资格。

5.加强平台宣传。要充分把握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注重发挥互联网扁平化优势,积极协调各类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竞赛宣传工作。广泛宣传竞赛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人物,引导和激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学术科技创新实践。


联系方式:

赵嘉琪:联系电话18211083685


附件【附件三:北京物资学院2023“挑战杯”专项赛项目汇总表.docx已下载
附件【附件2:“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docx已下载
关闭窗口
最新通知  
图文速递 更多>>

北京物资学院团委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8953443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富河大街321号 邮编:101149